奧克蘭位于新西蘭北島中央偏北地帶,佇立在塔斯曼海與太平洋之間的細長的地峽上,兩面環(huán)海,東側是瀕臨瀚太平洋的威特馬塔港(Waitemata)。在港灣之外,散落著如同珍珠般的零星島嶼;港灣內,舟楫橫陣,海水清澈,海港大橋連著兩個港灣。大橋、港灣和沉睡的朗吉脫脫(Rangitoto)火山,充滿著蓄勢待發(fā)的蓬勃生氣。
奧克蘭城是沿著死火山口所構成的,它主連在七座甚至更多的火山上。丘陵地起伏延伸,坡道多而富于變化。奧克蘭在1841-1865年曾為新西蘭的首都,城市人口100多萬,是世界上最大的波利尼西亞人(毛利人是其中一支)聚居中心。奧克蘭的氣候溫和,雨量充足。
奧克蘭是新西蘭第一大城市及最大商港,同時也是最大的工業(yè)、貿易中心和交通樞紐,集中了新西蘭1/3以上的工廠。主要有鋼鐵、機械、造船、制糖、木材加工、肉乳加工廠。奧克蘭享有"風帆之都"的美譽,大約每11人便擁有一艘游船。每年1月最后一個星期一舉行的奧克蘭周年帆船賽,千帆競發(fā)、人山人海,是奧克蘭人及各國帆船愛好者的狂歡節(jié)。 奧克蘭的整個城市以港灣大橋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港灣大橋長1079米,有8條平行車道,是新西蘭惟一的港口橋。橋北是住宅區(qū),房屋建筑大都為木頭平房。而在地勢較高和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地方,則建有一些富麗堂皇的別墅。市中心許多街道很狹窄,這一特點源于早先一位在埃及任職的總督,他認為狹窄的街道能減弱陽光耀眼和灼熱的程度。
奧克蘭為新西蘭國際文化的薈萃地,隨著近年各地移民數(shù)目不斷上升,各國文化在城內競發(fā)齊放,百家爭嗚。在這里,可以找到極富殖民地色彩的19世紀建筑物,同時也不乏華人市場及歐陸式工藝雕刻品商店。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你,可以一游奧克蘭博物館,參觀毛利族及波利尼西亞(Polynesian)的歷史遺跡及資料,如古物文獻,毛利族雕刻及古舊用具等。
位于市中小的全新中疤藝術館(Scars on the Heart Gallery)利用時代尖端科技,以輕松新穎的手法揭示新西蘭內戰(zhàn)前至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其間的歷史。
奧克蘭城內食肆林立 ,各國珍饈美食,共冶一爐。每處均提供繁多菜式,任君選擇,必能令要嘗盡各地美食的您、食指大動。新西蘭尤以肥美新鮮、全無污染的深海海鮮最馳名,如乾貝、鮑魚、三文魚、生蠔等 。市區(qū)的一些餐館更供應有毛利族風味餐,并有歌舞表演助興,極盡視聽之娛。在郊外只需 30分鐘車程,便可到達奧克蘭西部約20個釀酒園;品嘗享譽國際的地道美酒。你亦可欣賞沿途景色,輕松而自在無束。
上一篇: 惠靈頓的海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