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大學的會計教育特色與啟示
時間:2015-2-24 15:29:46 來源:摘自互聯網 點擊:603
一、澳大利亞大學的會計教育特色
澳大利亞大學的會計教育,成熟豐厚,充滿朝氣與活力,為澳大利亞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的會計人才。澳大利亞大學的會計教學方式豐富多彩,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勤于思考,善于動手,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其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澳大利亞大學的會計教育特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充分顯現出來:
1、現代化的教學環(huán)境
教學中全面運用現代化的電子設備、多媒體設備及互聯網絡進行講解和演示,并大量運用網絡資訊與多媒體手段,使課程綱要、問題與討論等內容均可在網絡上進行。教師通過網絡向學生提供學習所需的資料與幫助。
2、目標明確的教學宗旨和理念
澳大利亞大學會計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在社會政治、經濟環(huán)境和組織系統(tǒng)中的職業(yè)角色,有非常明確的目標,使學生了解其未來職業(yè)生涯中所應承擔的責任與具有的權利。這在澳大利亞各大學的教學宗旨中,都有明確的說明。例如,強調培養(yǎng)學生具有如下的態(tài)度,以使他們:渴望不斷地進行知識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造;愿意開始并參與變革;重視個人生活與職業(yè)生活中的事實、正確、誠實與道德的標準;承擔責任、義務并主張權利;欣賞自己及其他的文化與風俗。并且,強調培養(yǎng)學生以下的能力:“具備繼續(xù)學習、增長知識、嚴謹的分析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擁有完整的、廣闊的學科知識;清晰地交流與流暢地寫作;擁有團隊合作的能力;擁有解決問題與作出決策的能力;自信并能夠清楚地陳述自己的意見;邏輯地推論和從觀點中辨別事實。”對會計專業(yè)的學生來說,上述宗旨與理念均與澳大利亞會計師公會(CPA Australia)和澳大利亞特許會計師協會(ICAA)的職業(yè)要求相一致。上述宗旨和目標,在其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均始終一貫地得以遵循。
3、形式多樣又密切相關的教學活動
澳大利亞大學會計教學活動形式多樣,會計本科的教學方式以課程學習(Course)為主,其教學活動一般由四個模塊(Modes)共同組成,包括授課(Lectures)、小組討論與輔導(Tutorial Questions)、課堂練習與輔導(Workshop Problems)、計算機實驗室練習(Computer Laboratory Practice)。這四個方面相互補充、互為作用。碩士研究生的教學方式有課程學習(Course)與研究方式(Research)兩種,其教學活動一般以課堂討論演示(Seminar Presentations)為主。博士生的教學方式遵循了英國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即以研究方式(Research)為主(近年來,也增加了課程學習方式),每周有一次博士生學習會(PhD Meeting),以介紹各自在一段時間內所進行的學習與研究情況。在教學中(即使是本科會計教學),隨時邀請企業(yè)會計人員、會計師公會成員(CPA)和會計專家對課程中涉及的重要問題或內容,結合實際情形進行講授。由于是課堂講授,所以不僅內容生動、實際,而且理論性、邏輯性也非常強,效果甚佳。以下介紹澳大利亞的會計教學活動。
“課程計劃”(Subject Program):這是教師進行教學、學生進行學習所必須的教學安排與計劃。在每學期開課之前,教師須向所有學生發(fā)放“課程計劃”,包括學習要求與評分標準、課程內容、授課安排、學習方法、答疑時間和參考文獻等內容,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介紹學習方法或提供學習指南,并向學生說明如何安排與管理自己的學習,以使他們能夠圓滿地完成課程的學習。盡管各門課程的學習內容和學習要求各不相同,但每位教師“課程計劃”的措辭都充滿了鼓勵與支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與熱情。
授課:“授課”是教學活動的模塊之一,其作用是講授課程中的理論與技術問題及其內在聯系;同時還針對課本、規(guī)定的閱讀材料與案例中所涉及的焦點問題進行講解,作出相應評價;有時還播放錄像片斷或媒體中的各種資料補充說明理論問題或實務與技術問題。“授課”的綱要內容可在網上下載;雖然如此,仍然強調學生進行積極的學習,包括記筆記、作注釋,并將授課內容與其他學習資料整合起來。“授課”,體現了教與學中的“教”,以授課教師的講授為主。
小組討論與輔導:這是教學活動的模塊之二,是學生的必修項目,討論人數一般不超過20人。其目的是配合授課使學生在互動的環(huán)境中(與輔導老師和同學一起)進行學習,是一種“雙向交流”的教學活動,它強調分享思想、討論問題和促進相互理解。根據授課的進度與內容,每周都布置小組討論的問題和活動,這些問題和活動上傳至網頁或列示在“課程計劃”的表格中。學生們必須在“小組討論與輔導”課前完成所有的問題,并為這些問題各準備一份答案,按時交給輔導教師,并且,這些問題將在“小組討論與輔導”中進行討論。討論時學生除了要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外,還要向其他同學提出問題,也要回答老師和其他同學的提問;教師也參與討論,并解釋和更正錯誤觀點。一般地,討論時經常以“課堂討論演示”的方式進行,這個方式將在第四部分予以介紹。“小組討論與輔導”和前述“授課”方式相比,更多地強調了教與學中的“學”。教師(輔導老師)在課堂中除講解相關問題外,主要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與問題展開討論,做出解釋與評述。
課堂練習與輔導:這是教學活動的模塊之三,其目的是幫助學生完成作業(yè),以掌握會計技術方面的分析與應用方法。學生在兩至三名教師(輔導老師)的輔導下,解答相應問題并完成作業(yè)。“課堂練習與輔導”的內容主要以課本的練習題為主,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問題引自以前的試題,或選自那些被媒體廣泛關注的公司年度報告。學生在“課堂練習與輔導”中完成作業(yè),教師隨時在此過程中解答學生的提問,幫助學生解決作業(yè)或練習中的疑惑。
4、強調能力培養(yǎng)與自我負責的教學手段
澳大利亞大學會計教學的主要特點是:以學為主,培養(yǎng)能力,這在其教學手段上也有突出的體現,這些手段主要是:要求學生撰寫論文、提交案例研究報告和進行課堂討論演示。除此之外,還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學習予以負責。內容如下:
論文寫作(Essay):強調學生(無論是本科生、研究生,還是博士生)撰寫論文的能力,是澳大利亞大學會計教育中一個十分顯著的特點。每個年級、每個學期、每門課程,學生必須提交兩至三篇論文。教師會在“課程計劃”中向學生說明論文的寫作方法、寫作要求、論文題目、論文格式及評分標準。
案例研究報告(Case Study Report):在教學中,普遍地運用案例研究方法,這是澳大利亞大學會計教學手段的又一顯著特點。案例研究明確地由理論和技術問題組成,并與會計理論或原則在現實世界的運用相結合,所以,它能幫助學生具備調查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和做出決策的能力,這與澳大利亞大學的教學目標和宗旨完全吻合。案例研究一般以小組方式進行,并要求學生撰寫一篇有力度的、充分討論的、具有信息含量的專業(yè)研究報告。教師在“課程計劃”中詳細說明案例研究日程與內容、研究及報告撰寫要求、報告格式和評分標準。一般地,案例研究的討論也在“小組討論與輔導課”中進行,之后,學生需要提交研究報告與研究心得體會。
課堂討論演示:這是澳大利亞大學會計教學的又一個主要手段,它提供的訓練能夠使學生在公眾面前系統(tǒng)地、清晰地陳述或講解所討論或研究的問題。通過課堂討論演示,可以幫助學生獲得領導技巧和討論演示的經驗,進一步獲得進行專題研究的經驗。課堂討論演示的內容均與授課內容相關,其問題和相關資料,由教師在“課程計劃”中提出并上傳到網頁,供學生選擇確定。對討論演示的要求、討論演示的方法與技巧、討論演示報告和評分標準等,在“課程計劃”中也予以詳細說明。一般地,課堂討論演示在“小組討論與輔導”課中進行。
思評述(Reffective Critique):反思評述(或稱之為“學習、研究、演示之心得體會”)由學生分析、總結其學習體會,說明自己、授課教師、輔導教師或其他同學的學習或研究方法,對自己改進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方式有何啟發(fā)與幫助:同時,要記錄自己對所學課程的認知力。反思評述一般需要每周寫一篇,由此積累寫出一份分析性的心得體會,內容包括:哪些教學活動與學習活動對學生的學習、研究、討論演示等“起了作用”,哪些沒有:作為學生采取了什么行動來完成學習,這些行動是否有效,為什么有效:參照學校教學與課程學習的要求,檢查自己在多大程度上達到了這些要求。在“課程計劃”中教師會提出學習指南或方法,但是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還需要學生對其學習過程進行總結與反思。學生的反思評述與教師的學習指導相結合,才算完成了教學的“輸出反饋”的全過程。
5、富有特色的“學習發(fā)展服務”
“學習發(fā)展服務”(Learning Development),是澳大利亞大學為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學習能力與研究能力所提供的最富特色的服務。該“服務”針對學生在學習或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供相應的幫助與指導,配合補充了前述內容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方法與技能的掌握和訓練。大體上提供如下幾項“服務”內容:
如何學習:介紹學習方法與技巧;如何進行研究:介紹學術研究的模式與方法,提供詳細指導;如何撰寫學術論文:說明如何進行批判性思考,講述學術論文的體裁、結構及寫作方法;如何進行討論演示:說明討論演示的技巧;如何進行編輯:講解如何運用電腦程序進行論文、著作或其它作品的編輯;如何參加考試:介紹考試規(guī)則和考試技巧;如何避免抄襲:解釋在撰寫文章時,如何通過正確的注釋方法進行合法的引證與論述,防止抄襲。
二、幾點啟示
對比澳大利亞大學的會計教育,反觀我國會計教育,的確有許多值得改善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1)既要有明確的教學宗旨和教學目標,又要將它們貫穿于全部的教學過程。在教學中,要使教學宗旨和目標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中得以一致的反映,這要求學校在進行教學安排、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時,要十分注意體現這一點。(2)設計全新的“教學計劃”,以指導學生安排與管理其學習活動為主要內容。這是教學方式根本性變化的一個方面。既要有授課的責任,而且還要有向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幫助和輔導的責任。(3)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應當要求教師向學生傳授具備相應能力的方法。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相應的方法,才有可能引導他們實現能力的提高。(4)改進教學手段與設施,使教學活動更富成效。在我們的會計教學中,利用現代化的手段或設施進行教學是相當薄弱的,雖然有些課程也應運了多媒體的手段,但網絡資源與手段的使用卻未能充分挖掘。(5)教師應始終保持學習、運用、傳授新方法和新知識的熱情。新知識有些來自于我們在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而有些卻來自于外界,教師應當使自己的視野更開闊,善于了解和掌握它們的發(fā)展與變化,使自己站在學科(不論研究,還是教學)的前沿,這是使我們的教育始終充滿活力、與時代同步的根本保證。
上一篇:
澳洲特色課程-游戲藝術設計 下一篇:
精通多語種會計人才需求上升